8月20日至25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如约而至。来自全球各地机器人领域的180余家知名企业携700多款新锐产品亮相,让“机器人迷”过足了瘾。
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推进,机器人在诸多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多重要角色。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的A馆,主要展示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而作为A馆的重要大型展台,每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都会以核心技术创新和亮点产品展示吸睛满满,今年,HRG展台依然人流如潮。
能够自动跟随、与人寸步不离,甚至能够解放双脚自如骑行的智能行李箱;可穿戴动力背包帮助人们在水面水下自在畅游;通过AI辅助诊断的医养康助机器人;随时冲锋陷阵的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在今年的机器人大会HRG展台上,这些特色机器人都可以一睹为快。
记者了解到,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文旅机器人、医养康助机器人等产品,无一不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五年来产业集聚与协同发展成功的见证。
机器人领域新型科创平台模式应运而生
已申报专利180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超900项;每年新增专利300余项;已研发推出100余种机器人产品;累计培育机器人及新兴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100余家,每年新增30余家……一张张可喜成绩单的亮出,得益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推出的“立足产业、面向全球、服务地方”新型科创平台模式。
“以前,大家说到机器人,感觉这就是一个产业。现在,在我国鼓励创新创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HRG通过探索与实践,已成为平台经济运营商和双创生态服务商,不仅有了产业,也有了独具自己特色的平台。”谈及成功背后的种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欣慰地表示,面对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作为起步较晚的创业企业,于2014年底成立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面向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平台经济运营商和双创生态服务商的“双重身份”,主要负责全面服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创业,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依托自主建设运营的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产业培育体系,HRG在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文旅机器人、医养康助机器人等方向形成了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的局面。此外,在推进“政产学研用金介”深度合作方面,依托一个总部、四个事业中心、多个科创基地和海外业务中心,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系统化运营定位为业务发展目标,以“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发展为业务体系结构,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业务建设内容,以“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贯通融合为业务组织流程,同时,依托“科创产”综合体的建设运营和模式推广。
新型科创平台模式缘何形成?王猛说,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鉴于现阶段机器人行业的扁平化发展,许多重点技术需要平台化、蜂窝状孵化,从而支撑智能制造。二是为保障技术和产品的成功转化,机器人行业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周期的付出。三是目前制造业的利润不足以支撑机器人的研发生产所需,加上企业面临资金不充足和转型需求较为迫切的重重困境,平台通过硬科技公司的股权收益反哺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以搭建生态平台的方式形成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横向加纵向的分布,自给自足,去除同质化,形成同类替补。四是基于产业协同发展的考虑,平台的搭建能够通过创新、创业、产业三个平台的联动和协同发展,将自身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进行融合贯通,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为主要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形成产业协同发展。
全国布局9家人才研究院
在王猛看来,新型科创平台的稳定运行、产业链的快速完善运转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强力支撑。记者获悉,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以优秀高等院校为依托,目前已拥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专家领衔、规模逾1200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集团工作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
“我们不难发现,早期技术的研发需要储备大量的人才资源,为技术共享交流和汇聚提供保障。”王猛介绍,为此,HRG在全国布局9家人才研究院,大量吸纳人才、项目、技术等,形成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
以上项目信息来自于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提供给中投邦的信息资料,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完整准确性负责。投资者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项目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股权投资产品。中投邦提供的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中投邦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