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10:00,《2020 杭州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正式发布。为加快杭州市在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探索,数秦科技作为主编单位之一,连续4年发布行业白皮书,本报告整理了区块链关键技术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全球区块链政策与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政策、行业应用的分析,对杭州市区块链行业整体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引和探索。
白皮书先睹为快
《2020 杭州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由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担任编写指导,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数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火鸟财经作为参编单位,共同编写发布。
据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白皮书主要编写人员刘加海教授介绍,白皮书不仅整理了2020年全球及国内区块链的发展情况、区块链关键技术、各个国家与地区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政策及区块链对实体经济的赋能规划,还分析了我国20多个省市对区块链发展的三年或五年规划,并与兄弟省市做了全面的分析比较,对杭州市区块链行业整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指引和探索。
本报告主要分为八个章节:
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白皮书编制的背景及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简述了区块链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区块链相关的安全问题;
第三章对全球各国区块链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政策监管情况;
第四章根据我国区块链的发展现状与基础标准,对未来三年我国区块链的发展做出分析;
第五章对杭州市区块链应用场景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六章讲述了2020年杭州市区块链行业的整体情况、政策标准,并从底层技术实践、应用场景等方面对产业领域的发展做出总结;
第七章和第八章从技术发展、应用落地、人才培养与政策规划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杭州市区块链行业存在的不足,并从多个方面对区块链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获取《2020 杭州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完整版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数秦科技”,后台回复“白皮书”。
发布会精彩纷呈
白皮书线上发布会于近日成功举行。发布会由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主办,火鸟财经、数秦科技承办,“二十四真”视频工作室独家支持。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艾冬玉,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秘书长刘加海,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俞学劢,火鸟财经副总裁 蒋倩倩出席了线上发布会。
亮点一:“区块链是驱动数字经济的引擎”
发布会上,刘加海教授介绍了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及杭州区块链行业发展近况。
他表示,区块链是驱动数字经济的引擎。“区块链的金融属性使各国政府相继将区块链技术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且争先布局与试点区块链的应用。”
他希望,2021年以及今后,区块链企业能实施多技术融合,能整合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中;同时,政府应制定长远规划,把区块链技术的推广作为一种社会信用的基本设施建设,并在区块链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
亮点二:“区块链之都”需要共同努力
发布会上,数秦科技CEO、白皮书编委会成员俞学劢对《2020 杭州区块链行业报告》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
他介绍了几组有趣的数据,比如金融科技类应用最受区块链研发企业青睐。在区块链研发企业中,有95%的企业研发过“区块链+金融科技”公共平台;“区块链+公共事务”位列第二,“政府出资建设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白皮书中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对杭州区块链产业现状提出的建议。“比如,加强校企合作、进行科普宣传、开设相关课程、人才扶持政策,建设开放的民生项目、房租与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区块链管理平台、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等。”
《2020 杭州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由中国日报网、中华网、北京晚报、网易科技、杭州网、每日商报、中金在线、火鸟财经、链闻、Cointelegraph 中文、白话区块链、算力智库、陀螺研究院等媒体联合发布。
众投
成立于2012年4月,业务涵盖五大核心板块,以互联网非公开股权投融资平台为基础,以智能投顾系统为核心,全面发展区域产业基金,母基金体系,线上线下各渠道募得资金超过50亿元,平台优质项目中,金力永磁在深交所上市;沃格光电在上交所挂牌;蔚来汽车在美股上市;小区管家随佳兆业物业成功登陆港股;其他项目30%以上登陆资本市场,恒大淘宝、天地壹号、莱德马业、牙邦科技等明星项目脍炙人口。
公司愿景:汇聚投资人力量 造就百亿市值公司 提升区域实体竞争力
地标:中国深圳春笋大厦
如有问题可添加客服微信:ztb986
联系电话:18128803093
搜索微信公众号:众投邦
访问众投邦官网:www.zhongtou8.cn
或通过苹果、安卓应用市场下载APP:众投邦
以上内容源于数秦科技,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以上项目信息来自于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提供给中投邦的信息资料,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完整准确性负责。投资者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项目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股权投资产品。中投邦提供的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中投邦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