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0755-86103008 |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新手指南|
首页  >  资讯  >  项目热点   > 正文

“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刷屏热词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1-03-17 10:09:54   来源:   阅读数:301

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成为最近的刷屏热词。简单来说:“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则是指通过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捉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多少就吸收多少,达到相对“零排放”

为什么要做到“碳达峰”“碳中和”?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系统,更日益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科学数据证明,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其必由之路是先实现碳达峰,而后实现碳中和。

此外,“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的能源结构可以概括为“多煤少油缺气”,我国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碳又污染环境,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利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换道升级,需要以碳排放为抓手,推动清洁能源广泛使用。

抓住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十四五”期间我国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早日实现“碳中和”,我们能做什么?

从小事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选择非电动牙刷,少排放近48克的二氧化碳;

烤面包机代替烤箱,少排放近170克的二氧化碳;

节能灯代替60瓦灯泡,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为原来的1/4;

晾晒衣物代替滚筒式干衣机,每天可以少排放2.3公斤的二氧化碳;

下班随手关电脑代替待机,可以少排放1/3的二氧化碳;

节水型沐浴头代替普通淋浴头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消减一半……
 

众投邦专业的新兴产业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成立于2012年4月,业务涵盖五大核心板块,以互联网非公开股权投融资平台为基础,以智能投顾系统为核心,全面发展区域产业基金,母基金体系,线上线下各渠道募得资金超过50亿元,平台优质项目中,金力永磁在深交所上市;沃格光电在上交所挂牌;蔚来汽车在美股上市;小区管家随佳兆业物业成功登陆港股;其他项目30%以上登陆资本市场,恒大淘宝、天地壹号、莱德马业、牙邦科技等明星项目脍炙人口。


     公司愿景:汇聚投资人力量 造就百亿市值公司 提升区域实体竞争力

地标:中国深圳春笋大厦

如有问题可添加客服微信:ztb986
     联系电话:18128803093

搜索微信公众号:众投邦
     访问众投邦官网:www.zhongtou8.cn

或通过苹果、安卓应用市场下载APP:众投邦
     以上内容源于大众日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键词:JDR-碳中和领军企业
中投邦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本网合作媒体,中投邦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发布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登陆后参与讨论
ztb梦想计划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755-86103008

周一至周五(9:00-18:00)

在线反馈

周一至周五(9:00-18:00)

以上项目信息来自于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提供给中投邦的信息资料,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完整准确性负责。投资者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项目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股权投资产品。中投邦提供的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中投邦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Copyright © 2011-2025 深圳前海炜超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30808号-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