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0755-86103008 |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新手指南|
首页  >  资讯  >  项目热点   > 正文

传统服务器上业务软件明年将缩减一半,为何公司更热衷于云服务?

时间:2021-03-24 09:24:14   来源:   阅读数:233

据商业内幕网2月16日报道,向云计算的转变是过去几年最重要的技术趋势之一。虽然过去企业拥有和运营自己的数据中心是常态,但到2022年,运行在传统服务器上的业务软件数量将缩减到所有企业应用的32%,大约是2019年的一半。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高级分析师特蕾西直言不讳地说:“大家都知道使用云计算是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大多数人正在权衡的问题是,我们何时以及是否应该将所有的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

根据特蕾西和其他专家的说法,迁移到云端可以为公司创造一系列的好处,包括削减IT成本,更多的灵活性,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性,提升性能,以及创新和开发新功能的潜力。而流行病只会加速这种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根据Canalys研究分析师布莱克·默里的说法,最先让人们关注云计算的好处之一是可扩展性,即增加或减少资源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能力。这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因素。例如,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去年能够依靠亚马逊网络服务来直播其虚拟选秀,而当时它需要使用的云容量远远超过日常需求。

根据Gartner研究副总裁埃德·安德森的说法,拥抱云的公司还可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创新中找到好处,以及提高运营效率和成本节约。

例如,美国航空公司告诉内幕网,将其后台系统统一在云端上,改善了客户体验,让人们对重新安排的航班有更多的控制权,而Capital One则表示,完全转移到云端上让它节省了资金,并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这样的案例研究凸显了为什么企业急于向云计算跃进。根据Gartner研究副总裁西德·纳格的数据,到2025年,高达85%的企业将采用云计算优先的原则,这意味着他们将专注于如何释放IT资源,并利用云计算提供最大的商业价值。

新冠疫情也增加了云端的应用。根据Gartner在11月发布的调查,近70%使用云服务的企业计划在大流行后增加云支出。

特雷西说:“新冠疫情和动荡的经济吸引了商业专业人士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加速向更数字化的业务发展,这将使公司更容易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这也迫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加注重良好的业务基本面,以度过艰难的财务时期。”

纳格的报告强调了企业所关注的三个重点。保存现金和优化IT成本,支持和保障远程劳动力,以及确保弹性。他写道:“投资云计算成为了解决这三个需求的便捷手段。”

安德森补充说:“云服务还帮助企业保持其业务的活力和时刻在线,并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保持联系。”

专家们指出,这场疫情的轨迹,以及此后挥之不去的影响,为他们预测2021年的云计算应用提供了参考。

默里说:“我认为这种增长将继续下去。没有什么会改变人们的想法,特别是如果经济更加稳定的话,人们会将更多的投资投入到数字化转型中。”
 

众投邦专业的新兴产业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成立于2012年4月,业务涵盖五大核心板块,以互联网非公开股权投融资平台为基础,以智能投顾系统为核心,全面发展区域产业基金,母基金体系,线上线下各渠道募得资金超过50亿元,平台优质项目中,金力永磁在深交所上市;沃格光电在上交所挂牌;蔚来汽车在美股上市;小区管家随佳兆业物业成功登陆港股;其他项目30%以上登陆资本市场,恒大淘宝、天地壹号、莱德马业、牙邦科技等明星项目脍炙人口。


     公司愿景:汇聚投资人力量 造就百亿市值公司 提升区域实体竞争力

地标:中国深圳春笋大厦

如有问题可添加客服微信:ztb986
     联系电话:18128803093

搜索微信公众号:众投邦
     访问众投邦官网:www.zhongtou8.cn

 

 

或通过苹果、安卓应用市场下载APP:众投邦
     以上内容源于加美财经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键词:BD——中国前五大自主品牌服务器生产企业
中投邦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本网合作媒体,中投邦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发布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登陆后参与讨论
ztb梦想计划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755-86103008

周一至周五(9:00-18:00)

在线反馈

周一至周五(9:00-18:00)

以上项目信息来自于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提供给中投邦的信息资料,基金公司、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创业公司等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完整准确性负责。投资者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项目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股权投资产品。中投邦提供的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中投邦的任何推荐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Copyright © 2011-2025 深圳前海炜超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30808号-1

  • *